导读:
湖州南浔建丰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农民大学生创办,常年经营粮食加工的企业。近年来,通过创新品牌,扩展业务,技术革新等手段,成功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实现品牌化、科技化、集约化粮食加工的新路。本案例阐释了粮食加工类型的农民大学生创业经验,以原有稳健的传统粮食加工生产模式为基础,革新理念,创新思维,把注重品牌意识和生态营销的经营理念,融汇到粮食加工这一传统的行业中去。一、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资源配置。一方面加大投资完善各类配套设施设备,提高粮食加工的科技含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另一方通过增加粮食贮存加工车间规模和增加硬化粮食晾晒水泥地面面积等手段扩大生产,使企业得到稳步发展。二、企业规范管理,提升经营效益。在生产管理上,以责任分工明确为前提,提升管理水平。贯彻生态营销理念,注重企业形象,重视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三、响应国家号召,增效服务农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三农”问题,改革经营理念,创建发展自身品牌的同时,加强合作,实现农村互助共赢的新局面。
案例介绍
湖州南浔建丰米业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夹塘村,由成立于1990年的老厂转型升级而来,并于2003年挂牌成立至今。是一家融专业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该企业位于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称的湖州南浔,可谓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公司在成立之初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理了生产经营必要的各种证件,设置了齐全、正规的管理部门,下设办公室、会计、车间、仓库、晾晒场等机构。2005年企业革新经营理念,首创“宏强牌大米”获得2005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奖。2011年获得南浔区人民政府颁发的2010年度“农业龙头企业”称号。2012年获得首届南浔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评定“A级”。2017年获得全国农技推广“科技示范户”称号。2018年获得了由湖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商贸)”等荣誉。这些荣誉的不仅依靠的是创业者的辛苦付出,也离不开来自农民学院创业指导老师的帮助,让创业者获得了创新思维和全新的经营理念。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资源配置
在企业继承了老厂厂房和设备兴建之初,创业者就意识到了旧厂区狭小的生产车间和陈旧的粮食加工机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后续发展。解决生产空间的不足,更换滞后的粮食加工机械,成为新企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农民学院创业指导老师的引荐,创业者开展走访和调研,深入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借鉴成功企业经验,自筹资金为企业先后投资几十万元用于完善各类配套基础设施,新企业建成两年内新建了大型机械、粮食贮存加工车间800余平米,建成新办公室,职工休息室等配套设施300余平米。同时为保证扩大粮食加工需要,硬化粮食晾晒水泥地面3000平米。此外,创业者在调研走访过程中认识到粮食加工过程中科技化的重要性,开展全面革新粮食加工设备,引进配备了各类新型原粮清理除杂、脱壳、去皮、筛选等大中小型设备,各类粮食加工、研磨机械等数十台。出于保障新设备正常运行需要,添置了数台其他配套机具,并以此实现了拥有固定资产100万元的第一阶段改造目标。
通过几年的规模经营,企业得到了稳健发展,截止2019年9月,企业现有厂房面积已达到了3000余平米。随着生产空间的扩大和设施设备的更新,企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粮食加工日产量约为80至100吨,总计实现年收入超50万元。
二、企业规范管理,提升经营效益
粮食加工(Food Processing)是指通过处理将原粮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者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经营活动。南浔素以出产优质稻谷品种而享誉长三角地区,这也在一时间带动了当地粮食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但近年来当地粮食加工企业大多依照老旧的生产管理模式经营,管理松散,粮食加工过程中原材料浪费等情况屡见不鲜,这也导致了当地许多粮食加工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生存空间缩小,企业竞争力下降,连年亏损的不良局面。湖州南浔建丰米业有限公司在农民学院创业指导老师的建议下及时厘清发展思路根据原料和产品质量的变化积极调整设备。根据食品质量的要求及时控制和改进粮食加工产品质量,进而更改选配和处理原料方式。随时注意研究原料的加工和制作产品的性状,逐步开展选择原料和培育优良品种提供依据的措施。
同时,在农民学院创业指导老师的开导下,企业引入生态营销理念,在经营模式上,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品牌的运作模式。在生产管理上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制度细化上墙、业绩成效挂钩的管理体系。在粮食加工上坚持科学引种、规模适度、循序渐进、保质增量的发展方针。为贯彻生态营销理念,创业者注重企业形象提升,重视产品宣传和生产环境优化,确保产品质量优先企业服务品质优先,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初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公司生产旺季还带动当地农民就业,据不完全统计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平劳务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企业通过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示范化带动、品牌化运作,形成了“基地+企业+农户”的产业规模引领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粮食种植户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获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响应国家号召,增效服务农村
习总书记曾指出:农村发展大有可为。本土大学生返乡寻找创业机会,乡村、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湖州南浔建丰米业有限公司的创业者正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学成返乡,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通过粮食加工、粮食运输两大渠道为周边种粮户服务。本着服务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一腔热情,积极促进当地二、三产业发展。企业在夹塘村托管土地十余公顷,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主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对水稻优势品种采取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收获等办法,促进农户之间的土地连片种植,从而探索出了一条循环发展现代化农业、节支增效,促进农村建设的好路子。
企业于2005年创立了“宏强牌大米”这一粮食加工成品商标,选用南浔当地出产的优质晚粳米,该产品属于太湖一带久负盛名的太湖珍珠米品种,其特点是:饭味香滑,软而不粘,与传统大米有着质的区别,自古以来该品种在太湖一带就被誉为“香珍珠米”。是制作米饭,稀饭,寿司等主食的上乘原料,企业为打开销售渠道,听取了农民学院创业指导老师意见,为产品量身打造了“米腹白小,纯度高,色泽鲜明,光润圆滑,柔软爽口,清香味纯,营养丰富”的宣传标语。为保证所产“宏强牌大米”的产品质量,全力以赴确保其高科技加工,干净卫生的商品化加工模式。如今,公司本着“质量为本,信誉第一,诚信经营,顾客之上”的品牌宗旨,生产的“宏强牌大米”畅销本省及周边地区,已成为湖州南浔建丰米业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
当前,粮食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成效显著,但融资难、融资贵仍是粮企发展中的高频词,水稻“质优价低”令粮食加工企业承压。陈化粮冲击新粮市场,低价进口大米冲击国内低端大米市场,这些都促使粮食加工产业正面临转型阵痛。湖州南浔建丰米业有限公司本着务实求发展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着力打造链条完整、效益良好的粮食产业经济体系。
在农民学院创业指导师建议下,认清粮食加工产业的变化趋势。在保证成品粮质量和成品粮出率的前提下,逐步缩短粮食加工流程。尝试引进结构简,效率高,更为实用的组合式粮食加工设备。利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生产流程,使用型的在线仪器满足连续检测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需要。
接下来,湖州南浔建丰米业有限公司正积极增加对仓储物流的建设,加速培育健全的产业链,并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品牌打造升级等多种手段并举的方式谋求企业的持续发展。创业者的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就是完善粮食加工企业生态营销模式,为农业经济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