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你我健康的源泉――记南浔康源生态农庄的良性循环之路

作者:来源:湖州农民学院发布时间:2023-08-10浏览次数:2

一、蔬菜贴上二维码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在康源的生态农业园只要挑选一包蔬菜,用手机扫一扫蔬菜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它们的信息便一目了然�D�D从播种开始,农产品在施肥、打药、灌溉、采收、农残检测、销售过程中的信息被全程记录在案,短短一两分钟,顾客便对所选购的农产品知根知底了。可以说,二维码是赋予这些蔬菜“身份证”的溯源功能。

这就是康源农业花大力气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具体体现。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为农产品建立“身份证”制度,将农产品生产记录、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系统平台,实现对康源的蔬菜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前的全程质量管理控制。从结果来看,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不仅增加了蔬菜种植的透明度,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而且提升了康源的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康源的蔬菜也获得了更多经销商与消费者的青睐,在对接销售渠道时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与议价权,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实施“稻菜轮作”农作制度调节土壤高效栽培

农作制度创新,园区从2013年开始积极开展大棚“稻菜轮作”农作制度创新模式实践,在蔬菜园区实施大棚“稻菜轮作”农作制度创新模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并且逐步在全区和周边地区示范推广。实施稻菜轮作模式可以大大缓解土壤长期种植瓜果蔬菜造成的盐渍化问题,减少田间危害瓜果蔬菜的病菌,为下一茬作物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使作物能够健康的生长。通过稻菜轮作,水稻可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瓜果蔬菜也可以减少30%以上的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药和化肥成本,产品质量大大提高,生态循环模式得到充分体现。2015年开始进行蚕豆人工春化设施高效栽培研究,把蚕豆上市时间提前到春节前,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丰富了春节农产品市场,调节了土壤生态环境。同浙江省农科院合作研究春化蚕豆育苗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全省示范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实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坚守绿色生态质量标准

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是前行的保障。章建明通过边学习边实践,逐渐认识到农业生产要产生效益,必须要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切合实际的种植模式,所以积极探索研究,2013年在南浔区率先实行蔬菜园区设施栽培菜稻轮作生产技术,并与浙江大学合作研究制定设施大棚菜稻轮作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南浔区及周边地区逐步推广,该模式极大的改善种植园区的土壤环境,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还增加了粮食。该模式主要改善了设施大棚土壤生态环境,使得种植园区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该模式对长期的种植效益的提高具有比较好的作用。2013年园区还实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也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行水肥一体化后,能比较精确的提供作物的需水、肥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在不减少作物需水、肥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水、肥的总量。2014和浙江省农科院合作试验研究春化蚕豆育苗、栽培技术,使原本在春夏上市的鲜食蚕豆提早到冬天春节前上市,并且形成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全省推广种植。2017年和浙江大学合作研究甜瓜特早熟栽培技术及品种试验。几年来,康源生态农业在章建明的带领下,生产的产品也一直保持无公害、绿色生态的质量标准,一贯坚持的对农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从而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