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好空气、好产品成增收致富“聚宝盆”――松阳农民家门口就业创业幸福多

作者:来源:湖州农民学院发布时间:2023-08-10浏览次数:0

        开展拯救老屋行动,加强传统风貌整体保护,打造红糖工坊、农耕博物馆等文创文旅项目,71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唯一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在今年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松阳县开展传统村落保护,通过发展民宿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做法得到省领导的点赞,认为其有效促进了农民就地创业,让农村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好产品变成了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近年来,松阳县依托传统古村落、云雾景观、茶园景区、田园风光等资源,大力培育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吸引外出村民回乡创业,也引来了外来工商资本投入。“过去,我在云南做生意,父母妻儿留在老家。如今回乡办民宿,既可以在家门口赚更多钱,又能陪伴照顾家人,这样的日子才是我真正想要的。”2月28日,在松阳县新兴镇横溪村大木山自然村,记者遇到了返乡创业的李贤高。
   李贤高的老家位于松阳大木山骑行茶园景区,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创业机遇。2015年,李贤高回到家乡将自家的两层小楼改造成了民宿,取名“茶田李下”。一家人合力经营,一年下来有10多万元收益。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村办起民宿,如今村里的民宿已有10多家。
   在海拔600多米的四都乡西坑村,沿着村口的石板小径蜿蜒前行,可以看到一家叫“云端觅境”的民宿,一群年轻人在这里工作、生活,使原本略为沉寂的小山村显得朝气蓬勃。“我是本村人,看到村里有这么好的就业机会,去年大学毕业之后就回来工作了。这里工作环境优美,收入也不错,还可以向创办人、住宿客人学到很多东西。”“云端觅境”工作人员丁玲说。
   在离西坑村不远的平田村,也是一派热闹景象,不时有游客的车子进村来。“目前有24户农户直接或间接参与民宿经营,民宿产业的发展不光让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还带动了村里的茶叶、笋干等土特产的销售。”云上平田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丽琴告诉记者,过去,由于在家收入有限,平田村大多数村民外出打工,村庄几乎成了“空心村”。现在随着该公司的入驻,民宿产业的发展,村里的破旧老屋得到修缮,人气慢慢重新聚集起来。
   为鼓励支持农民就地创业,近年来,围绕打造“长三角山居民宿胜地”目标,松阳县成立了民宿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民宿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全力推动民宿经济发展,逐步构建了云雾文化、茶香文化、摄影写生、传统村落等四大主题特色民宿产品体系。“留在家里的村民有地方就业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了,甚至一些外地人也被我们这里美丽环境、独特文化所吸引,到这里来创业。”松阳县农办(民宿办)工作人员宋伟说。据介绍,目前该县共有农家乐、民宿经营户439家,去年共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经营总收入1.3亿元,近3000人实现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