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种出大乾坤

作者:李曜清 李瑞瑛来源:湖州农民学院发布时间:2023-08-10浏览次数:0

        吴东良,男,全国人大代表,建德市政协委员,建德市杨村桥镇绪塘村高级农民技师。吴东良从事草莓种植近三十年,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优秀人才、杭州市劳动模范、建德市百名科技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上午刚接待了贵州黔东南州农业局的同志,他们希望能让当地的农民来我这里边打工边学习,同时也希望我们的草莓师傅能去那里传授草莓种植技艺。”1月4日,在建德市杨村桥草莓观光休闲种植园,草莓园负责人,同时也是建德市草莓产业协会副会长的吴东良告诉记者。
  吴东良和草莓结缘已有近三十年,草莓种植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三五亩,到如今稳定在10亩以上的规模。他自己也从对草莓种植技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了建德草莓行业的“风云人物”。从“门外”走进“门里”,乃至能够“当家作主”,三十年的草莓种植路充满艰辛,也收获了幸福和快乐。
  吴东良一直认为,要种好草莓,不能完全凭老传统和老办法,要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他在当地最早探索大棚草莓种植,使草莓上市季节提前到元旦前,上市价格是原来的三倍,亩产值翻了好几番。此后,他无条件把所有技术传授给周边草莓种植户。在他的带动下,建德大棚草莓种植迅速发展,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种植。
  他最早迈出了建德草莓“走出去”的步伐。1998年,吴东良带领几个村民去了湖北荆州,在当地租了10亩田种植大棚草莓,凭着过硬的种植技术和辛勤的付出,当年就获得了很好的效益。
  吴东良的成功,激发了建德不少农民“走出去种草莓”的想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建德外出种植草莓的人数不断增多。目前,建德莓农的足迹已经遍及广东、北京、江西等27个省(区、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德市外出种植草莓的人数有1.6万多人,承包种植面积6.1万亩,年总产值达27亿余元。
  “这次去北京参加表彰活动我很激动,这是对我近三十年种植草莓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吴东良说,“接下来,我将继续发挥技术特长,带领大伙种出更多优质绿色的草莓产品。同时,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将继续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集体经济发展等‘三农’问题,传递好农民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