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传三百世,饼香五千年。缙云烧饼是缙云最著名的传统美食,也是缙云农民创业就业的传统方式。
在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车俊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高水平”。缙云县委、县政府以党代会精神为核心,以“两山”理论为指引,全面走生态富民之路。
2013年底,缙云县委、县政府将缙云烧饼产业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缙云烧饼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缙云烧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提升,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一股创业、创新热情;激活了整个烧饼产业;打出了一张缙云的“金名片”;并在全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缙云烧饼现象”。
缙云烧饼先后被评为“浙江名小吃”、“中华名小吃”、首届中国旅游金牌小吃,2016年缙云烧饼被列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缙云烧饼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已经通过初审,缙云烧饼地方证明商标审核中,缙云烧饼协会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
缙云烧饼几年来持续走红,成为全县特色餐饮龙头产业和助农增收典范,其衍生的上下游产业链如文化展示、缙云菜干、土猪、土麦、服装包装等产业为全县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的新渠道。
2014年以来,缙云烧饼产业已累计实现产值22亿元,从业人员达1.4万多人,累计有370多家缙云烧饼示范店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区,更是成功走出国门,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迪拜、西班牙、柬埔寨等多个国家餐桌上的特色美食。今年5月初,缙云烧饼受邀参加意大利米兰中国文化节,在欧洲四大经济中心之一、世界艺术之都米兰和“世界名车之都”、“引擎之都”摩德纳等地进行巡展,反响热烈。
一只小烧饼走出了一条烧饼乡愁富民之路,让缙云农民在“烧饼模式”中找到了增收的新渠道。
在永康市石柱镇复兴路,有一家连广告牌都没有的烧饼店却散发着魔力:一年到头不管刮风下雨,前来买烧饼的人络绎不绝。可是,谁能想到这家烧饼店已经有了三代传承。“我爷爷吕土福挑着烧饼桶,把美味的缙云烧饼传播到永康;我爸爸吕宅兴接过烧饼桶,在石柱扎根发扬;轮到我已是第三代。”第三代传人吕旭荷说。
在杭州文三路上,有一家只有14平方米的缙云烧饼店,老板应显光是个矮墩墩、笑眯眯的胖子。这位土生土长的缙云人,愣是将小小的缙云烧饼做成了超人气小吃。只要打开百度搜索一下“胖子烧饼”,“杭州最有爱的烧饼店”、“杭州最好吃的烧饼”等字眼就刷刷刷地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