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的蓝云老师为学员讲授了《新常态下广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围绕一村一品,通过和平粉葛、柳州螺蛳粉、古树红茶等案例分析,强调了培育品牌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作用。“一骑红尘妃子笑,妃子只能笑五天”的成功文案推广范例,给学员在线销售经营以启迪。课程结束后,许多学员跑上讲台向老师咨询问题,索要联系方式,希望老师能够给予他们营销方面的后续帮助。
讨论会上,来自贵港市桂平市木圭镇四德村的“村小二”林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通过自己与阿里巴巴合作销售百香果的实际经验,告诫大家做农村淘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做专业的事,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自营,最好找一个合适的电商平台做依托,做好市场预判和备用方案。
建立微信群 将课堂学习持续延伸
开班不久,学员便自发建立了微信学习交流群,每日在群内发布种养信息、请教栽培技术,询问销售渠道、结交合作伙伴,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培训体会。微信群的建立为学员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平台,也将课堂学习直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操作,使学员在互通信息中取长补短,共谋发展。
来自防城港市上思县的家庭农场主韦盛福在交谈中提到了一个特殊现象,别人都在积极地谋划怎样通过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可他却专注于朋友圈。他所经营的上思县胜源家庭农场种植了120多亩百香果,相比于电商而言,通过层层推广,他在朋友圈里卖百香果却卖得更多,每年能卖四万多斤。
虽然培训班才短短几天,但大家很快实现了身份角色的转变,由合作社社员转为学员,由服务农业生产转为学习,由村集体转为班集体;培训过程中始终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探讨,从管理制度、土地流转、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对策和办法;借助培训这个平台互通信息,加强交流,从不同学员的经验做法中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