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梦圆太湖边

作者:Wangzhuguo来源:湖州农民学院发布时间:2023-08-10浏览次数:0

 

摆在笔者面前的是200811份船袜订单:上海中轻外贸公司15个集装箱,杭州东方外贸集团12个集装箱,还有9个单位10个集装箱。这11份订单标志今年这家企业的生产任务已经饱满;这11份订单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女孩三年多来的艰苦创业历程;这11份订单让人们认识了放弃学校推荐的好工作,毅然回乡创业的女大学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浙江长兴凯佳针织服装厂厂长、湖州市2007年度自主创业明星——王燕。
一个梦想:自主创业办企业
在浙江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读书期间,王燕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毕业前夕,学校推荐她到浙江粮油进出口公司工作,许多同学对她羡慕不己。然而,王燕却请学校把推荐名额让给其他同学,毅然决定回乡创业。
王燕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家里父母和亲戚的极力反对。父亲对她吼道:“家里节衣缩食,花这么多钱给你读大学,到头来,你还是回农村当农民,你叫我的脸往哪儿搁?”母亲劝她说:“在杭州有这么好的工作不要真可惜,一个女孩搞啥创业,万一不成功,你怎么面对乡亲?”
王燕对前来劝说的亲人耐心解释:我是学校的优秀共产党员,国家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我应该带头;再说,现在已不同过去,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人很多,创业办厂是我的梦想,我不会让你们丢脸的。
就这样,王燕顶着各方面压力,开始了她的回乡创业之路。
创业做什么?王燕从学校回到家里,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查阅有关资料,整理创业思路,然后,到杭州、上海、苏州等城市的外贸单位,找同学搞市场调查。在杭州一家外贸公司,一个同学向她推荐外贸产品船袜,说这个产品在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妇女中特受青睐,就像中国女孩喜欢丝绸服饰一样,目前生产这种产品的厂家在我国不多,浙江也只有义乌有3家小厂,前景很好。同学还把船袜样品拿给她看。当时,王燕高兴极了,问她的同学办一个船袜厂要多少资金。同学告诉她,至少要30万元。
告别了同学,坐在回家的车上,王燕为着办厂的30万元苦思冥想。为了争口气,她没有向父母伸手,而是到亲戚好友那里去借,用了半个月时间,总算筹集到了30万元。
20052月,24岁的王燕,在村里租了房子,购买了15台机器,招了8名工人,办起了“长兴凯佳针织服装厂”,开始了她自主创业的征途。
一个信念:走过去,前面是个艳阳天
王燕虽然圆了自主创业办工厂的梦想,但令她准备不足的是接踵而来的各种困难。工厂的牌子刚挂起来,周围的风言风语就来了:老子办厂失败了,女儿来接班,不要三天就会关门。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王燕流下了委屈的眼泪。由于员工都是新手,一天做不到30双船袜,收入低,情绪很不稳定;由于厂小,客户不愿给订单,开工时断时续,更加剧了员工的不稳定性。为了工厂的生存,王燕经常凌晨4点起床,带着面包,乘火车到杭州、上海等地的一些外贸单位,请求他们给一点加工业务。对方看她一个小姑娘,态度诚恳,就同情地给她一些小额业务。王燕一拿到小批业务加工订单就抓紧往回赶,因为厂里员工等着她的订单加工,这时往往已是次日早晨二三点钟。厂里有活干,王燕就和员工一道干,并手把手地教会员工技术,与员工同甘共苦。常言道:儿女就是父母心头的肉。父母看到女儿这样执着、这样辛苦,也都来帮她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