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女红”当“羊倌”

作者:Wangzhuguo来源:湖州农民学院发布时间:2023-08-10浏览次数:10

王丽霞,现为善琏教学点14秋农业经济管理班学生。

身为70后的王丽霞,跟大多数农村姑娘一样,90年代初上完初中毕业后去了一家技校学习缝纫技术专业。三年后在临近乡镇的一家服装厂做起了缝纫工作,一年后就成了车间的主管,由她带领的缝纫车间女职工在企业职工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王丽霞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缝纫高手。98年,她从厂里出来在善琏镇上开起了缝纫店,专门为新人制作嫁衣,之后王丽霞又跟丈夫一起在萧山开小饭馆,慢慢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商的兴起,实体店受到了打击,2009年的一个夏天,她毅然离开了萧山,回到了善琏,跟丈夫养起了湖羊,她放下了“女红”,当起了“羊倌”。

当时的湖羊养殖只是简单的圈养,一年出栏80头,每年下来有4万左右的收入,也不算少,但是对于之前从事服装职业到养殖的转变,人家为了孩子的念书都到湖州买房了,王丽霞却在乡下住在了平房里,落差还是有的,也难免有人反对,父母再三地责怪。然而性格一向倔强的王丽霞,坚持要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她为了证明自己选择的路是正确的,到练市、新市等地的湖羊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模式。几年下来,羊圈里的羊一年比一年多了,场地也越来越大,2013年,她申请了个体工商户,正式成立了“王氏家庭农场”,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湖羊养殖。2014年秋天,王丽霞参加了农村“一村一”2014秋季大专班学习,成了一名农民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之后,她认真学习学科文化知识,并积极把学科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养殖实践中,努力探索现代化的绿色、生态、循坏养殖规模型羊场建设,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主推秸秆—养殖生态羊—羊大便还田—种植绿色生态大米,这一产业链互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