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小作坊创出大市场

作者:来源:湖州农民学院发布时间:2023-08-10浏览次数:10

王小卫, 14秋湖州电大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员,善琏镇湖笔一条街上“永和风笔斋”的老板,他经营的湖笔作坊虽然不大,但他的经济效益在善琏乃至整个湖州地区的湖笔行业中却小有名气。
王小卫,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继续深造,而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变,早早地踏上了社会,学习制作湖笔,虽然工作不繁重,但工作单调乏味,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天都要与“水盆”打交道,冬天冻得手红肿,夏天浸得手脱皮,王小卫就这样开始了他漫长而辛苦的拜师学艺之路。
1996年,王小卫学成技艺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开设了永和风笔斋,自己当起了老板,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转变。由于他制作湖笔的技艺精谌,经他制作的湖笔质量上乘,款式新颖,使用寿命长,深爱消费者的青睐,产品在国内供不应求,还远销日本、韩国、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创业与学艺一样,处处充满着艰辛和崎岖,随着近年来新兴产业的发展,湖笔作为中国大众书写工具的时代已经有了变化,其作用与性能也发生了转变。像其他传统产业一样,湖笔这个传统文化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面对日益萎缩的湖笔产业,王老板淹入了久久的思考:湖笔产业的发展前途在那里?发展空间又在何处?他不甘心啊,自己好不容易刚刚创立起来的产业就这样半途而废?
王老板是个有心之人,很有商业头脑。他经常利用外出销售湖笔的机会,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摸索市场商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人们喜欢把旅游纪念品带回家珍藏中受到了启发,捕捉到了湖笔这个产业发展的商机,于是,他别出心裁,动起了湖笔能否作为纪念商品和旅游商品的想法。有想法就有创新,有想法就有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使湖笔这个传统文化勃发新的生机。为了提高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王老板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努力,取得了成人双证制职工毕业证书,又在20148月报名参加了湖州农民学院大专函授,成了湖州电大的一名学员。从此,王老板就利用一切时间走市场,摸行情,在湖州农民学院的技术支持下,不断探索和研究,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研发出了 “满月胎毛笔”,颠覆了湖笔传统的性质与用途,深得青年夫妇的喜爱,赢得了销售市场需求。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不断开发新工艺、设计新产品、培育新品牌,又先后研发出了“情侣相知笔”、“新婚好合笔”、“生日快乐笔”、“金婚长寿笔”、“特殊纪念笔”等新品种,大大增加了湖笔的附加值,又满足了现代人们对湖笔的消费观念,经济效益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