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做的带头人 心系群众的好支书

作者:来源:湖州农民学院发布时间:2023-08-10浏览次数:11

                                    

 敢想敢做的带头人  心系群众的好支书
——记湖州农民学院2009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农民大学生王旭民(道场教学点)
 
水蛭养殖是特色养殖业中的新兴产业,随着国内外医学的发展以及水蛭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水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水蛭已成为世界性的紧俏中药材之一。湖州市康山街道石泉桥村党支部书记王旭民利用石泉村的地理和水资源优势,于2007年成立了康山欣龙特种水蛭养殖基地。水蛭养殖基地创始之初租用农田141亩,在经过外出学习取经和自我摸索,水蛭养殖基地逐步步入正轨。
在工作上王旭民同时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和基地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他逐渐感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有很多问题比较困惑,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途径。2009年,他偶然看到湖州农民学院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宣传,于是马上就报了名。在农民学院学习期间,他认真学习了《乡镇行政管理》、《农村环境保护》、《实用管理基础》、《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现代农业新技术》和《土地利用规划》等专业课程,并积极向专家教授请教。他经常讲:“不懂就是不懂,来听一次课不容易,要珍惜时间,抓住机会。”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勤奋好学的精神,王旭民连续两年均被评为优秀学员,还被评为优秀毕业生。不仅如此,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他也顺利解决了自己工作中的许多难题。
通过在农民学院的学习,王旭民弥补了自己理论上的不足,同时结识了很多水蛭养殖方面的专家和同行,这都为他的基地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水蛭养殖基地现已发展到养殖面积350亩,新建生产管理用房150平方米,养殖上采用网箱养殖的全新养殖模式,并新增幼蛭孵化设备,树立了标牌。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技术辅导和培训,提高蛭场养殖职工的规范化操作水平,开场至今已组织培训21次,受训人次350人;注重过程管理,完善基地田间操作档案记载;技术上依托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根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加工工艺,改传统明矾腌制方式为按照规范化加工方式进行穿刺晒干。养殖基地每年可产干品12吨,实现总产值500万元,每年净收入达100多万元。
王旭民先后被评为湖州市首届“百名优秀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湖州农民学院优秀学员、湖州农民学院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2011年,王旭民经营的康山欣龙特种水蛭养殖基地被湖州农民学院列为农民优秀大学生创业创新培育基地。王旭民利用农民学院所学,不仅自己创新创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而且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农民投入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成为湖州市引导农民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的领军型农民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