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在全省率先成立首个地市级农民学院以来,湖州农民学院已在德清、长兴、安吉三县设立分院,并在八里店、菱湖等乡镇成立9个直属教学点,在籍农民大学生达到1392人。900多名毕业生成为农技推广的主力军、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希望田野上的报春花,湖州农民学院在太湖之滨灿烂盛开。
3月上旬,湖州农民学院—浙江大学工作例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双方就浙大支持湖州农民学院举办农推硕士、农技推广骨干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大讲堂三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磋商并达成了共识。农民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浙江大学与湖州农民学院形成定期工作例会制度,通过例会,强化双方沟通与协作。”办学两年以来,农民学院按照党政、学院、部门“三方合作”的原则,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学院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院务会议负责制。湖州职院(湖州电大)作为农民学院主体,在农民学院管委会领导下,承担农民学院院务会议日常工作,负责农民学院运作。农民学院管委会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优势,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共建合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学院建设过程中,浙江大学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无论是在学院自编教材的编写还是新型农民创业大讲堂的讲授,均能看到浙大科技和人才支撑的影子。目前,农民学院共有60名特聘专家教师,其中就包含30名浙江大学教授。“汇集多方力量开展共建是湖州农民学院最大的办学特点。”农民学院负责人表示。
上周,菱湖教学点的费淑萍从湖州农民学院领回了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员的中级技能证书,和班里其他40名同学一样,他们在入学的第二年都已经顺利地考取了该证书,真正成为一名“学历+技能+创业”型农民大学生。费淑萍告诉记者,“自己在菱湖镇上开了一家鱼药店,现在行业内部对经营资质抓得很严,有了大专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自己创业的底气才更足。”办学两年以来,农民学院以学历、技能、创业“三教统筹”为原则,创新农村人才培养模式。农民学院结合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依托开放教育网络平台,对符合毕业要求农民大学生,授予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目前,已有900多名农民大学生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在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配合下,依托教学实践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考试,帮助学生取得职业技能证书。2011年,农民学院共有185名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通过率达到93%。在抓好学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学院认定培育一批农民大学生创业基地,给予政策扶持,并由专家教授结对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在先后认定的19家农民大学生创业基地中,练市鼎鑫蔬菜、南浔丰滕水果、八里店明锋湖羊基地正逐步发展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点。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学院在短期培训工作中进一步作出探索。农民学院在市本级范围内开设“新型农民创业大讲堂”,邀请省、市各级专家教授深入乡镇、村作辅导讲座,已累计举办讲座51场,惠及5000余人次。